Komt een vrouw bij de dokter

最近看了一堆書,有讓人反省深思的;有赤裸露骨到不舒服的;
也有像「陪妳到最後」這樣看完,心中充滿了溫暖的感覺。

這本書在博客來出現頻率很高,但始終沒有想出手購買的慾望,我以為它只是
又一本以疾病為梗灑狗血企圖讓讀者哭的愛情故事。直到同事借了我,在待看書堆中
躺了很久之後,一拿起它,卻讀得欲罷不能。

先從書本身來說,我覺得譯者翻譯得很好,讀起來字句通暢又保留原作該有的深度,
不像有的翻譯小說真是,原來好好的一本書,被翻得像是剛開始嘗試寫作的網路作家作品,
看完只覺得好像只是讀了書的大綱一樣「是的,我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,但什麼精神都沒接收到」。

另外,在每一章節的開頭,作者都會截錄一段歌詞或者是書的內容,貼切得讓我同事在好多篇上面
都打了勾,哈。在書上註記這點有時會讓我覺得有趣,尤其是借來的書上,會想著「啊,原來你喜歡這裡」。
邊看邊試著搜尋了那些歌曲,彷彿和作者一起再重溫了那些日子的BGM。

**

這本書可貴的地方,在於它的誠實。

就算妻子得了絕症即將離開人世,但患有「孤獨恐懼症」的作者卻還是背著老婆到處尋歡問柳。
看過一些心得和評論,看不下去的人大概在作者一開始出軌的時候便已經摔書了,但生病這件事,痛苦的
不只是病人本身,身旁的親人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,如果不是當事者,很難理解那份沈重,我還蠻能體會
作者在一堆爛帳中偶爾想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心情,可憐的是他的情人,但他誠實的跟情人說了:
「我不希望妳覺得我在利用妳,現在不是,以後如果卡門...不在了,也不是,因為我知道之後會有一段很
長的時間,我只會想跟璐娜兩個人一起度過。」身為明眼人旁觀的讀者,一看就知道作者真的是在利用他
的情人,雖然他對情人的愛和渴望也是真的,但怎麼也比不上他和妻子之間那深厚愛情的牽絆,但愛情實在
是很難用正常理性的思考,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悲傷氣息的男人,有幾個女人克制得住天生的母愛性格呢?

也有人說,不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焦點變成了作者,但真正該歌頌的是勇敢的妻子-卡門。
我很想問問這樣想的人,這本書原本就是作者自傳類的作品,而且卡門都死了要怎麼替自己寫一本書呢?
也許作者無法忠於一個伴侶的花心很讓人垢病,不過我仍然覺得,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丈夫,也許他不像
童話中的夢幻與完美,但是他並沒有逃避妻子的病,並在妻子僅剩的人生裡讓她生活充滿了歡笑。
試想,一個你深切愛過的女人,在切除了半邊的乳房,因為化療而落髮,原本火辣的身材瘦成了皮包骨,
肌肉沒了力氣,吃了東西只能嘔吐,必須隨伺在旁把屎把尿...痛苦的不是只有病人本身,要有多強大的愛
才能陪著妻子經歷這一切,我想作者在這些過程中,心痛到都不知死了幾次了吧。
在卡門決定要安樂死的時候,他和作者說了:「我很好奇另外一個世界會是什麼樣的。」
「我很高興這一天終於來了,不管我會如何想念璐娜和你,我很高興我不用站在你那邊,過著只有璐娜沒有
你的日子,我想我不可能有力量支持著我,我不希望跟你交換。」

有時候我想,應該說大部份的時候我都是這麼想的,痛苦的不是離開的人,而是留下來還要帶著回憶過活的人。


**

談到妻子卡門,她真的是一個很堅強的人,
我常想苦痛也許是成為天使必經的修煉之路,這些例子有太多太多,
躺在病塌上卻還想著要幫助遊民的小男孩,明明自己不好過卻還為了他人犧牲奉獻的volunteer。
因為醫生的誤診,而導致癌症急遽惡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,她年輕美麗,有幸福的家庭和優渥的生活,
任何人看來都會大嘆可惜再掬把同情淚,但他們一路走來,在淚水中長出勇氣正面迎向考驗。

「我們已經不相信壞運了,這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,巧合也不存在,
 相信有巧合是對生命的不尊重,會發生的始終會發生」

有多少人只是庸庸碌碌的活著,如果有天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到達盡頭,是否會停止嘴邊的抱怨。
看著這本書的同時,腦海中一直浮現出「一路玩到掛」(My bucket list)的片段,他們是少數在不幸中
還稱得上幸運的人,「有錢買不到快樂,但錢會帶給你多一點的樂趣」,卡門和卡特在人生中最後的日子裡,
盡情的擁抱了生命,實現了好多的願望,可以說是不帶遺憾的走了,這很難得,因為更多的是肩負著責任拖著病殘
的身體奮戰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人。

處在痛苦中卻還能展露歡笑的人,我想他們瞭解了生命的「真諦」,
就只是存在而已,只要你還活著,老話一句「把握今天,及時行樂」,這是每個提早上路的前輩留給我們最珍貴的
金玉良言,你體會到了嗎?是否可以試著去努力看看呢?


做吧,走吧,不帶一絲遺憾的,
馬上就停止把生命浪費在抱怨上。


我們擁有得已經夠多了,
何必計算失去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德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