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常被拿出來問到爛掉的問題:

「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一天,你想怎麼過?」


我的回答:

「跟平常一樣的過,照樣吃喝拉撒睡,然後掰掰,這個世界」


不過若當這個問題延伸成「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個月,剩下一年,剩下兩年...?」

....我的答案猶豫了。


片中的carter引用了一份調查的數據,調查中不想知道自己確切死期的人佔了96%,
僅僅只有4%的人想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。如果我的死期遠於十年外的話,
也許我會考慮想知道自己的死期吧,要經歷面對死亡的四個階段,十年似乎是比較恰當的長度。

生活中,常有一種「等待」的感覺,但在等什麼?我也不知道
也許是等一個讓人生完全轉變的契機?
但大部份的時候,只是把最有可能的答案,丟進等待的外衣。
如果停止不動的話,是永遠走不到轉捩點的,若是什麼都不做,等待又有什麼用呢?

我沒有太遠大的人生志向,這種生活態度也許到老的時候會哭哭也不一定,
只求每天每天,可以快樂的過生活,同時做一些短程目標的規劃,
感受一點挫敗,一點自棄,一些兒低潮,但大體而言,就算我現在離開了,
我應該也可以放心的說:我沒有什麼不甘心。
啊 有的...也許唯一的牽掛,就是來不及孝順父母吧。
但我真的沒什麼不滿足,好手好腳,不愁吃不愁穿。

慾望這東西大概建立在「自認為還有好幾十年可活」的自信上,
因為以後還要活很久,所以現在要開始存錢,為了健康要開始運動,
當然活在當下也不是說就有多少錢花多少錢,為了玩樂犠牲身體健康,
畢竟死期這種東西除非是被醫生宣告沒救了,才有可能可以預估,
不然....活在當下之餘,還是為未來買些保險吧。

**

= My Bucket List =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■你看不到XD你看不到■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
**

如果生命即將到了盡頭,也許有心願沒錢實現的人會比較多,
但看完了這部片,發現,如果有個人一起死的感覺,還蠻不賴的 XD
我們環遊不了世界,但應該可以好好的把台灣玩個透徹(不過這事還是現在就去做吧XD)
噢 但是,不要給我一個哭天搶地的夥伴,都要死了,就讓我們開心點 :):)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德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