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和大眉一起看了《Crash-衝擊效應》,
  據大眉說這是一部沈重的電影,看了...過程有生氣膽戰心驚和如釋重負,
  心情隨著劇情起起伏伏、上上下下。

  這部電影主要是在描述種族歧視,背景是亞美利堅這個種族的大熔爐。
  《Crash》彷彿一口氣把一堆種族歧視會發生的情況塞在一部電影裡,
  接連不斷的看著這些畫面,真的有種吃不消的感覺。

  種族歧視這件事,對於出國經驗僅限於觀光的我來說,實在是難以理解,
  但長年在海外唸書的大眉倒是有許多親身經歷的血淚史。如果是我,在不是自己的國家
  突如其來的遭遇毫無理由可言的惡劣對待,不曉得我會不會有足夠的心臟強度去應付。
  第一反應會是生氣,或是暗自咬牙難過呢?
  理論上我是會生氣的,那當然不用說,沒有人有資格為了皮膚的顏色或是階級而任意糟蹋他人,
  但實際上遇到了,大概會錯愕的不知用什麼態度面對對方吧。因為在我的腦子裡,
  徹徹底底實實在在的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事。也許等我直線的思考被crash個幾次,就可以
  繼續發揮鐵漢本色,叫那些沒禮貌的人去吃屎吧。

  另外在這部電影裡,又領悟了一次,人性不是只分為善與惡。(黑與白)
  好人有可能在下一個瞬間殺人棄屍,壞人也有可能突然善心大發解放被人肉販子賣掉的偷渡客,
  就像常常在公司裡面精神虐待員工個性又歇斯底里的主管,也許在家是個溫柔的好爸爸呢?
  「絕對」是個多麼難以定義的詞語,唯一可知的就是這世上絕對沒有「絕對」啊。
  回想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,施過的小善小惡大概是以5:1的比例存在著。
  而比例的多寡通常又取決於個人的道德觀程度高低。正是不同比例的調配下才有辦法成就你你你你、
  我我我我、他他他他,若這世界人真的只有二分法,也許玩起來就也不會這麼開心了。

  其實歧視發生在各式各樣的場合,不僅是皮膚的顏色,不僅是教育程度高低,不僅僅是社會地位,
  也許身材--瘦子嫌胖子胖,胖子也看不起走路被風吹會倒的紙片人,瘦子間互相計較誰更瘦,
        胖子間說著誰是不是又吃太多了。
  也許習慣--走路快慢、用餐順序、抽菸與否、飲酒與否...bara bara...。

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套自己的真理,對他人的喜好也是自由,自由但是,你想在心裡面和
  實際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,這兩者所帶來的後果天差地遠。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被輕易
  對待的...突然想起《盧安達飯店》裡屍體堆滿整條街的景像、外籍新娘或幫傭被虐待、
  哪個女孩又在大法師電影系列裡被撒旦附身了,每次看到類似的情節和畫面都忍不住悲憤,
  我痛恨一切毫無道理的行為,也許有時候不得不接受,但若世上真有上帝....真希望他能
  好好管制一下秩序。


   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德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