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同事借了大半年,終於在昨天把它啃完了。
會啃那麼久的原因是因為我實在不喜歡它的書寫方式,
太多故作姿態與假設,我想它比較像是散文詩集與小說的結合,
作者想寫一本小說,但又丟棄不了自己本身的想法,於是它在書中以死神的身份,
不斷的替內容做註解,做旁白,就像一個意見很多的球評主播,
我只是想好好的看一場球賽,但它卻試圖把自己的框架套在觀眾身上。
但也有可能的只是,翻譯問題,是這樣的嗎?

不過裡面出現的小品「抖字手」,讓我非常的喜愛。
文字的力量真的很強大,戰爭真的很愚蠢,
受苦的永遠是一般的尋常百性,為了那些權利慾望薰心的壞蛋,
如果沒有聖經佛經可蘭經,沒有擅自解讀的信徒,
是否因宗教引起的戰爭,就可因此免除?

在我直線條的思考模式裡,沒有任何人有權力把別人當成垃圾一樣對待,
如果他是一個善良的人,就應該好好的被尊重。
曾經有一段時間,我著迷的看著有關日本戰爭時期的小說,
那時他們正在中國展開大屠殺,但日本國內的民眾生活也是苦不堪言,
日本帝國主義萬歲,希特勒萬歲,該死的把那些當權者埋了不就什麼事也沒,
成就什麼國家的榮耀,噁心的權利慾望,文字的力量實在不該被握在這些人手上。

同時間裡我很快啃完了「不去會死」這本書,作者的非洲體驗讓我很著迷,
simple is the best 如果丟棄了我們不該擁有的貪心 是否就能回歸單純與純真
原始的大自然,與動物們拉致但取得平衡的相處在同一片土地上,感受造物主的不可思議,
do something 為了這個世界 是該做些什麼了 

前一陣子和好朋友在中山地下書街買書逛累了,坐在小喫店休息,
電視裡正播映著無聲的北極熊電影,原本只想小歇一會,但我們卻欲罷不能的看完了整部電影,
人生有很多種,可惜卻不見得能選擇理想中精彩的那種,每次看追踪動物的節目,就會很钦佩起
那些在做這些事的人,也許僅僅只是一個畫面的切換,旁白帶過的卻是:「四年後...」,
如此耗時費力製作出來的東西,但我們卻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了,不得不由衷的尊敬他們。
動物們,多麼的可愛,越長大越瞭解,我還真愛他們,魚我也愛你們。
不過當時在片中,預估四十年後就完全消失的冰河,現在卻只剩不到十年的期限,
到時候北極熊就沒有地方住了,不只北極熊,還有各式各樣的生物,這都是人類害的,
對動物們而言,我們的行為又和殘暴的獨裁者有什麼兩樣呢?

do something 為了這個世界 是該做些什麼了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德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